WR、XK7130型数控铣床
教学/生产两用型
一、教学/生产两用型特点(华中系统)(单价:125000元/台)
◆教学功能特点:
1、 该机床具备与计算机双向通讯功能,实现联网自动在线加工功能。
2、 配套数控编程功能:常用数控编程指令模拟铣削功能、手动编程实训功能(具备图形演示)。
3、 计算机辅助生产制造功能:配套CAD/CAM自动编程软件,具备车床、铣床功能。
4、铣床可通过网络连接实行网络化教学,大大减轻缩短教师的手工编程工作量,是一套集数控加工、数控造型、自动编程、图形模拟等多功能实训考核设备。
◆生产机床的用途和特性
本机床是立式数控铣床,采用先进技术与结构设计,具有布局合理,结构紧凑,精度高,功能强的特点,可以对金属进行铣、镗、钻等多种典型加工。它的常规配置是三轴三联动数控系统的,也可以配置四轴三联动数控系统。故它适用范围十分广泛,可以加工平面凸轮、空间曲面;加工各种异形零件;可加工各种中小模具,适用于各种批量的生产。
机床大件采用稠筋封闭式框架结构,具有刚性高、吸震性好的特点。三向导轨采用淬硬导轨与贴塑组合,滚珠丝杆传动,滚珠丝杆与进给电机直联,灵敏度高,扭矩大。机床采用手拉式注油器对机床的三向滚珠丝杠螺母副、导轨副进行集中润滑,使机床各主要运动部件均能得到良好的润滑,提高机床的使用寿命。导轨采用不锈钢导轨防护罩,有效地保护机床滚珠丝杆、导轨,也使机床外形非常美观。
操作箱与电气箱连接,可实现近90°的自由回转,便于不同位置的操作。
本机床的数控系统,具有标准RS232接口,主轴采用高性能变频调速技术,因而机床可以进入DNC系统,或进入无人化车间自动运行。
本机床适用于机械、纺织、电子、汽车等行业的中小零件加工,尤其适用于中小企业。
本机床也适于机械类高等院校、中等专业学校的实验室之用,可对学员进行各种编程操作训练及实
际加工培训。
二、机床主要技术参数
2.1 主轴
主轴孔锥度: R8
主轴最高转速: 4500 rpm/min
2.2 工作台
工作台面积(长×宽): 700 mm×300 mm
T型槽数及宽度: 3-12 mm
T型槽间距: 85 mm
工作台允许最大承重: 300 Kg
2.3 行程
工作台纵向行程(X轴): 500 mm
工作台横向行程(Y轴): 300 mm
垂向行程(Z轴): 360 mm
主轴端面至工作台面距离: 80~440 mm
主轴中心至立柱导轨面距离: 315 mm
2.4 进给速度
进给速度范围: 0~5000 mm/min
快速移动速度: 5000 mm/min
三向滚珠丝杆直径: Φ25 mm
2.5 精度(执行JB/T8329.1-1999)
分辨率: 0.001 mm
定位精度: ±0.013/300 mm
重复定位精度: ±0.005/300 mm
2.6 控制系统
控制系统型号: 华中HNC-21M
系统分辨率: 0.001 mm
主要参数: 见数控系统编程手册
2.7 电机容量
主轴电机: 2.2kw
进给电机: 0.75Kw、1.2 kw
机床电源: 380V/50Hz
2.8 外形尺寸(长×宽×高): 1800×1700×2000 mm
2.9 机床重量: 1600 Kg
三、机床的结构与特点
本机床主要由床身部件、工作台床鞍部件、立柱部件、铣头部件、润滑系统、冷却系统、电气系统等部分组成。
3.1 传动系统
本机床传动系统分为主传动系统、进给系统。
4.1.1 主传动系统
主传动系统由主轴电机,传动件同步内齿带、带轮及执行件主轴组成。
4.1.2 进给运动
进给运动分为X、Y、Z三个方向上的直线运动。这三个方向的传动原理完全一样,均由进给电机通过联轴器与滚珠丝杆直联,从而使执行件工作台、床鞍、铣头沿X、Y、Z轴作直线运动。
4.2 结构特点
4.2.1 床身部件
床身是整个机床的基础。本机床床身采用稠筋、封闭式框架结构。床身底面通过调节螺栓和垫铁与地面相连,调整调节螺栓可使机床工作台处于水平。床身上的Y向导轨用于连接床鞍,并使其沿导轨作Y向进给运动。床身后端设计有立柱安装面。滚珠丝杆单元装于床身的中轴线上,Y向进给电机位于床身前端。三向滚珠丝杆单元的基本结构相似。
4.2.2 工作台床鞍部件
工作台位于床鞍上,用于安装工装、夹具、工件,并与床鞍一起分别执行X、Y向的进给运动。工作台、床鞍导轨结构相似。三向导轨均采用淬硬面与贴塑面导轨副,燕尾定位,以保持机床精度的持久性,确保导轨副的高精密配合。
4.2.3 立柱部件
立柱安装于床身后部。立柱上设有Z向导轨用于连接铣头部件,并使其沿导轨作Z向进给运动。立柱内部空间用于安放平衡锤。平衡锤平衡铣头部件重量,以减少垂向滚珠丝杆所受拉力。平衡锤经铣头上连接杆、套筒滚子链、滚轮、滚轮座等带动而上下运动。平衡锤后端用钢丝绳固定于立柱上,以防止铣头快速启动、急停时平衡锤的晃动。
4.2.4 铣头部件
铣头部件由铣头本体、主传动系统及主轴组成。铣头本体是铣头部件的骨架,用于支撑主轴组件及各传动件。本体后部的垂直导轨处装有压板、镶条及调节螺钉,这些零件与立柱导轨接触的面上均有贴塑层,以保证铣头与立柱导轨的很好配合,改善Z向低速进给性能。
4.3 润滑系统
4.3.1 本机床主轴部件、三向进给及其它部件滚动轴承均采用润滑脂润滑。三向导轨副、滚珠丝杠副由手拉式注油器进行集中润滑,要求每班开机时必须注油一次,每班过程中必须注油两次,每次三至四下。
4.3.2 润滑剂
根据机床性能,推荐选用下列几种润滑剂:46 3246 68
手拉式注油器(三向导轨副及滚珠丝杠副):N22-N68
主轴及三向轴承:精密机床主轴轴承润滑脂2#(针入度265~295)
其他部件轴承:钙基润滑脂
4.4 冷却系统
本机床的冷却系统即切削强制冷却,机床主轴端附近装有冷却软管,根据需要可对工件和刀具从任意方向进行强制冷却。冷却液储存在置于床身前端的冷却箱内。冷却箱后面装有冷却泵,冷却时冷却泵将冷却液泵入冷却管,打开球阀,冷却液即从冷却软管流出。使用后的冷却液经过滤后流回冷却箱内,并在冷却箱内沉淀、再次过滤。在回收过程中,冷却液已得到冷却。冷却后的冷却液又可被重新使用。这样便形成了切削强制冷却的循环回路。
4.5 电气系统
电气箱位于机床后侧,操作箱通过悬臂与电气箱连接,并可任意转动。
四、附件清单
序号 |
名 称 |
规 格 |
件数 |
备 注 |
1 |
机床垫铁 |
|
4 |
|
2 |
地脚螺栓 |
|
4 |
|
3 |
内六角板手 |
|
1套 |
|
4 |
油枪 |
|
1 |
|
5 |
工具箱 |
|
1 |
|
6 |
照明装置 |
|
1套 |
装在机床上 |
7 |
刀柄 |
R8-Φ3 |
1 |
|
8 |
刀柄 |
R8-Φ4 |
1 |
|
9 |
刀柄 |
R8-Φ6 |
1 |
|
10 |
刀柄 |
R8-Φ8 |
1 |
|
11 |
刀柄 |
R8-Φ10 |
1 |
|
12 |
吊杆 |
|
1 |
|
13 |
直柄铣刀 |
4、6、8、10、12 |
5 |
每种一把 |
14 |
HNC-21DM操作说明 |
|
1份 |
|
15 |
HNC-21DM编程说明 |
|
1份 |
|
16 |
平口钳 |
|
1台 |
|
17 |
加工试件 |
|
1箱 |
|
18 |
组合压板 |
|
1套 |
|
19 |
计算机辅助制造软件 |
|
1套 |
|
20 |
后处理程序 |
|
1套 |
|
21 |
机床与PC通信数据线 |
|
1条 |
10米 |
7130型数控铣床系统简介
“世纪星”数控系统HNC-21M采用先进的开放式体系结构,内置嵌入式工业PC,配置8.4”彩色液品显示屏和通用工程面板,集成进给轴接口、主轴接口、手持单元接口、内嵌式PLC接口于一体,采用电子盘程序存储方式以及DNC等程序交换功能、具有低价格、高性能、配置灵活、结构紧凑、易于使用、可靠性高的特点。 主要应用于铣、加工中心等各类数控机床的控制。
一、主要技术参数:
1、最大联动轴数为3轴。 2、可选配各种类型的脉冲式交流伺服驱动系统(如HSV-16系列全数字交流伺服驱动单元)。 3、除标准机床控制面板外,配置40路开关量输入和32路开关量输出接口、手持单元接口、主轴控制与编码器接口。还可扩展20路输入/16路输出。 4、采用8.4”彩色液晶显示器(分辨率为640×480),全汉字操作界面、障 诊断与报警、加工轨迹图形显示和仿真,操作简便,易于掌握和使用。 5、采用国际标准G代码编程,与各种流行的CAD/CAM自动编程系统兼容,具有直线插补、圆弧插补、螺旋线插补、固定循环、旋转、缩放、镜像、刀具补偿、宏程序等功能。 6、小线段连加工功能,特别适合于CAD/CAM设计的复杂模具零件加工。 7、加工断点保存/恢复功能,方便用户使用。 8、反向间隙和单、双向螺距误差补偿功能。 9、巨量程序加工能力。不需DNC,配置大容量存储器可直接加工单个高达2GB的G代码程序。 10、内置RS232通讯接口,轻松实现机床数据通讯。 11、32MB Flash RAM(可扩充至2GB)程序断电存储, 32MB RAM加工内存缓冲区。
|